APPLICATION
近年來,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取得了顯著進展,光電轉換效率(PCE)已超過26%。然而,為了進一步提升效率并突破Shockley-Queisser(SQ)極限,寬禁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WBG-PSCs)作為疊層太陽能電池的頂電池,受到了廣泛關注。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WBG-PSCs(Eg > 1.65 eV)的開路電壓(VOC)損失較大,通常超過0.45 V,這限制了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升。為了進一步降低WBG-PSCs的VOC損失,研究人員致力于通過成分工程、缺陷鈍化和新型電荷選擇性材料的開發(fā)來改善界面能級對齊。然而,VOC損失仍普遍大于0.45 V。因此,開發(fā)新型材料以解決WBG-PSCs的問題至關重要
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因其高效率、低成本和可溶液加工等優(yōu)點,成為近年來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甲酰胺鉛碘化物(FAPbI3)作為一種理想的鈣鈦礦吸收材料,因其1.48 eV的帶隙寬度和高光吸收系數(shù)而備受關注。然而,F(xiàn)APbI3在反式結構PSCs中的應用仍面臨挑戰(zhàn),主要原因是其在疏水或有缺陷的空穴傳輸層(HTL)上難以形成高質量的薄膜。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吳永真教授團隊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通過開發(fā)一種新型兩親性分子空穴傳輸材料——(2-(4-(10H-苯并噻嗪-10-基)苯基)-1-氰基乙烯基)膦酸(PTZ-CPA),實現(xiàn)了FAPbI3基反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5%的突破。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Z箍縮及應用研究中心團隊在金屬絲短接的低阻抗桿箍縮二極管等離子體動力學診斷方面取得進展,研究成果以“Plasma dynamics of a wire-shorted rod-pinch diode for flash x-ray radiography”為題發(fā)表在國際期刊Physics of Plasmas上。西安交通大學電工材料電氣絕緣全國重點實驗室為該論文第一單位,張沛洲博士研究生為第一作者,石桓通副教授為通訊作者。今天小卓為大家分享該研究成果,希望對您在等離子體診斷相關研究或工業(yè)應用方面帶來一些靈感和啟發(fā)。
作者通過兩步氣相傳輸沉積(VTD)法、化學浴沉積(CBD)和原位硒化法,在FTO基底上制備了S型Sb2S3@CdSexS1-x核殼準一維異質結光電陽極。在600秒的光學穩(wěn)定性測試中,該光電陽極展現(xiàn)出優(yōu)異的穩(wěn)定性和快速的光電流響應。
近日,華南農業(yè)大學的饒華商&鐘新華團隊提出了一種“濕膜處理”和“干膜處理”相結合的綜合策略,分別鈍化CsPbI3 薄膜的表面和體相缺陷。在中間相階段采用鹵化膽堿的濕膜處理,使LD 鈣鈦礦完全滲透于體相中。這種綜合鈍化策略可以更有效地抑制非輻射復合。在此基礎上,通過調整鹵化膽堿來促進載流子提取過程,從而優(yōu)化器件的能級排列。最終,CsPbI3 C-PSC的效率達到 19.65%,創(chuàng)下了無機C-PSC的新紀錄。
Copyright ? 2020 Zolix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qū)中關村科技園區(qū)通州園金橋科技產業(yè)基地環(huán)科中路16號68號樓B.
ICP備案號:京ICP備05015148號-1
公安備案號:京公網安備11011202003795號